• 发布时间1:2024-09-03 09:28:12•浏览次数:112
影像狗的G100测评注定是一道你们渴望的大餐,不过该机国内发布会还没开,所以我们现在只能给大家翻译篇鬼佬的G100文章权作开胃菜。
松下Lumix DC-G100(某些地区为G110)面向Vlog设计,具有创新的音频录制方案和紧凑的机身。G100像素2000万,传感器尺寸M43,它具有一个音频跟踪系统,可与相机的面部检测配合使用,以及一个翻转屏。不过,最重要的是,松下已尽力使相机小型化,体积真可谓是小巧秀气,非常适合美女vlog使用。在美国,该相机将配备紧凑,带防抖的12-32mm F3.5-5.6镜头,售价749美元,或12-32mm+自拍手柄的799美元。12-60mm的选择将在其他地区提供。
关键参数:
1、2000万M43传感器
2、电子图像稳定(与镜头内防抖同步工作)
3、具有跟踪模式的定向音频
4、铰接式高亮度184万点LCD
5、等效368万点的电子取景器
6、4K / 30p和1080P最高120p
7、机械快门可延长至1/500秒,电子快门可延长至1 / 16000秒
8、多种套件,包括将小型桌面三脚架/自拍手柄结合在一起的配件。
外观设计
G100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小别致,这似乎要归功于GM系列。这种小型化产品拿在手中不会感到沉重,但是很结实也很有质感。
G100(左)明显小于同传感器的G95。
关键点:
1、G100虽小,但具有坚固的单反式握把和大取景器
2、铰接式触摸屏非常明亮,适合户外工作
3、菜单很长,但有逻辑性,允许自定义程度很高
4、电池续航还可以,但不是很强,长时间拍摄还是要多带两块
001、翻转屏
正如你对vlog相机所期望的那样,屏幕可向前翻转以对准自己。G100具有清晰易懂的触摸屏。就像索尼ZV-1上的那个一样,屏幕不能折叠完整的180度,而是会停下来一点。屏幕非常明亮,像素184万点的LCD。松下表示,面板和背光灯被紧密地贴合在一起,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亮度和可视角度。在室外场景下我们发现它非常有用。
002、电子取景器
G100配备了内置取景器,这对于VLOG相机来说有点出乎意料。它采用的是动态矩阵(Field Sequential)显示器,即通过对红、绿、蓝的影像进行高速切换来实现彩色显示的一种技术(它将TFT液晶面板中光源由冷阴极管改变采用LED的同时也放弃使用彩色滤光片,达到面板具有高速应答时间、高色彩饱和以及高亮度的目标,并且还可以因为少掉彩色滤光片来降低液晶面板模组的总成本)。
总体说来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取景器,它的提供无疑提高了摄像机vlog之外的可用性。它大且明亮,西雅图的云层逐渐露出一些缝隙,拍摄时我发现这个取景器很好用。
即使是通常对动态矩阵显示器有些敏感的人,我也觉得G100的取景器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它很大,明亮且几乎没有彩虹纹。我通常对在屏幕刷新时(如果眼睛在移动)产生的 “撕裂”效果非常敏感,但我花了好一段时间才确定它也有这个现象。
003、菜单和交互界面
除了“自拍”模式以外,G100的大多数界面都很接近最近的松下相机。主菜单非常简单,将各自设置归类到相当有逻辑性的选项卡。其中最复杂的“可自定义项”分为五个部分,使查找所需的设置更加容易。
如果你经常发现自己需要更改菜单设置,则可单独自定义“我的菜单”。如果将模式拨盘设置为创意影片(Creative Movie)模式,则会看到专门的视频菜单界面。同样,在“慢速和快速”模式下还有一个不同的初始选项。
拍摄时,还有Q.Menu作为实时视图的叠加显示。
默认情况下,此选项会在屏幕的顶部和底部排列一系列设置,但是还有一个“自定义”选项(“自定义设置”>“操作”>“ Q.Menu”),你可以选择多达15种设置。
004、功能按键和实际使用
曝光补偿按钮(Fn1)是相机上4个可自定义按钮中的第一个。
Fn2在相机背面的底部,而Fn3和4在相机的左肩上。主体上有4个按钮可以重新分配为功能按钮。默认情况下,这些是曝光补偿,Q,LVF和智能手机传输,但是每个按钮都可以重新设置,选择为记录模式分配一个功能,为回放分配一个不同的功能。LCD右侧还有一个触摸屏选项卡,可弹出以显示另外五个(虚拟)功能按钮,这意味着你可以轻松地快速访问各种设置。
在大多数情况下,G100的菜单都和松下其他的机器保持一致。菜单布局合理,无需去记它们的位置也可快速找到,可以说是老松下了,保持了一贯的优良传统。
以下是Q.Menu的“自定义”的示例,此处已对其进行自定义以将与视频相关的设置分组在一起。最多可安排三页,15个选项。不过还是有烦人的地方的,你不能重新定义或取消分配给四向拨盘按钮的功能。
005、电池
电池和存储卡位于相机底座上的同一个舱室内。三脚架插孔在附近(与镜头同轴),但是距离足够远,将相机安装在附件自拍三脚架/把手上时,电池仓仍可以打开。
松下G100使用DMW-BLG10电池,容量为7.4Wh。CIPA测试下每次充电可拍摄270张照片,无需依赖于使相机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的模式。这是此类相机的平均水平,基本一天左右的拍摄还是够的。相机可以通过Micro-USB充电,包装提供了充电适配器。
006、自拍手柄
DMW-SHGR1自拍手柄/三脚架是单独提供或作为G100套件一部分的配件。它是一个轻巧的小手柄,结合了快门按钮,REC按钮和睡眠按钮,使相机前所未有的轻松。
手柄通过USB端口连接到相机后按钮才能操作。握把可以兼作三脚架,快门和REC按钮都具有“半按”功能。握柄似乎优先考虑重量,而不是做工,因此,如果以套件的价格买会比较便宜。固件更新将使其可用于一系列较旧的松下相机。
新特性以及同类对比
松下明确致力于vlog,G100拥有众多针对视频和小型化的鲜明设计就不足为奇了。
要点注意:
1、诺基亚授权的音频跟踪技术和多种定向音频模式
2、相机很依赖电子视频稳定,继承延续了松下的IBIS机身稳定系统,但4K裁切较大
3、简化设计的快门机制带来了摄影限制
4、与同类产品相比,G100的规格更具竞争力
001、“ OZO”定向音频
G100最鲜明的特点是其定向音频模式,提供了使用相机的三个内置麦克风的一系列不同方法,包括诺基亚“ OZO” VR项目许可的技术。
G100的麦克风具有向前,向后或环绕式拾音模式,此外还包括“跟踪”模式,可根据相机的面部检测系统调整麦克风的收音方向,主动减少其他方向的输入,从而限制了背景噪声。
在相机的默认“自动”模式下,如果有人脸出现,则相机将使用跟踪收音模式,如果没有面部被检测到,则将使用环绕模式。跟踪音频这个功能确实是很机智的一步棋,G100是市场上最小的无反相机之一,并且可以让你使用广泛的镜头群。
三个麦克风(取景器两侧各一个,第三个在相机背面右侧)用于录制定向音频。此外还有一种与人脸检测联动的音频跟踪模式,可以减少来自其他方向的背景噪音。
002、5轴EIS防抖
为了使相机机身小巧轻便,松下已决定不在G100上做物理防抖。相反,相机在视频模式下使用电子防抖,与松下的其他防抖系统一样,利用了算法结合陀螺仪传感器的数据以及镜头内的稳定同步工作。
这意味着在拍摄静物时仅有镜头防抖,但可以选择1080模式下的五轴数字校正和拍摄4K时的四轴稳定功能。像通常使用电子校正一样,通过移动传感器的实际利用区域来提供稳定性,以便校正任何摄像机的运动,这会在视频上造成裁剪。松下表示,G100中的EIS系统使用与其物理系统相同的陀螺仪传感器和算法,但G100只是在传感器范围上移动实际拍摄范围,而不是物理地移动传感器本身。
003、自拍功能
为了vlog用户更方便的使用,当你将屏幕面向自己时,相机会切换到更简单的“自拍”模式。模式拨盘上设置的曝光模式会保留,但其他大多数设置都会更改。
开启自拍模式后,机器会启用人脸检测和音频跟踪,并弹出触摸屏选项,从中可以选择可能要使用的一系列功能。默认情况下,它们是:美肤,效果滤镜,背景控制,减肥模式,触摸快门和自拍设置。背景控制可让你选择“虚化”和“清楚”,并且只要你选择的曝光模式允许,就可以增大或缩小光圈。
默认情况下,相机会在“自拍”模式下对静止图像和视频拍摄开启3秒的倒计时,但是你可以更改倒计时时间和拍摄张数。默认情况下,触摸快门处于启用状态,但也有一些选项需要或两张人脸来触发快门。
你可以在菜单中更改是在3秒钟倒数计时之前还是之后进行自动对焦,也可以完全关闭“自拍”模式。为了便于分辨相机何时录制,在录制时屏幕周围会出现一个红框。
004、视频模式
G100提供多种视频模式,包括UHD 4K和FHD,后者具有快速和慢动作选项。
视频裁切快速/慢动作模式提供自动对焦,但不能录制音频。像许多近期的中端M4/3机型一样,G100拍摄4K时有裁切,且防抖开启后会有更进一步的裁切。下面的示例是在将镜头设置为最宽焦距的情况下拍摄的,全图为1080P视频拍摄的大小。
下表显示了相对于使用传感器整个宽度的裁切系数(忽略了从4:3传感器中获取16:9视频而来的裁剪)。
G100的1080视频看起来不错并且可以使用传感器的整个宽度,或者在标准防抖启用的情况下略微裁剪。
还值得注意的是,你只能在1080p模式下获得相机的完整五轴防抖。估计松下的意思是,很多vlogger可能会在平板电脑上传输和编辑他们的视频,这会促使他们去使用1080p拍摄(和索尼ZV1有点类似)。尽管这个说法好像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只有8bit录制,但用户可能的观点是,我可以不用,但你至少要给到这个选项。
很难理解为什么G100提供了可编辑的V-Log L伽马模式,但本身又限制了4K的录制水平。
同样,对于某些vlogger,录制限制(4K为10分钟,1080p/30为29:59最长)很可能会不够用,现在一个B站视频随随便便就到20分钟了。而且,像索尼一样,松下也决定,尽管vlogger能选择GH系列那传下来的VU显示,但他们就不需要监看音频的功能。G100只能通过HDMI输出1080p信号,并且不能输出的同时录制素材,因此你从HDMI端口获取音频的可能也没有了。
005、视频特色
G100继承了松下高端摄像机的许多功能,包括V-Log 8bit 的L伽玛曲线的以及屏幕上的VU音频表,可帮助你设置音量。G100还可以显示各种比例的取景引导线。它不仅包括电影比例(2.39:1和1.35:1),还有1:1或16:9之类的比例,供你为B站等拍摄内容。G100还可以直接拍摄垂直视频,包括文件中所有必要的元数据,以确保回放时视频保持垂直向上。
006、快门机制
G100使用与小巧(相当漂亮)的GM1中首次看到的相同快门机制。这是一个单帘机械快门,与电子前帘快门结合使用。快门被限制为最大速度1/500秒,同时取决电子前帘快门的限制,闪光灯同步速度限制为1/50秒。全电子快门模式可提供快于1/500的速度,最高可达到1/16000秒。
默认情况下,相机会自动在两种模式之间切换,但是你可以根据需要锁定其中一种。在使用中,我们发现相机仅在必要时才使用电子快门,在P档和自动档下,相机通常使用很小的光圈来避免使用全电子快门,避免出片过肉。
G100具有内置闪光灯,但是最大同步速度1/50秒的限制还是挺大的。极慢的闪光灯同步速度限制了相机内置闪光灯的用途,因为在明亮的条件下并非总能达到闪灯所需的1/50快门速度。
007、同类比较
很明显,松下的比较对象是索尼ZV-1。它们是两种用现有组件和巧妙创意来打造vlog相机的不同尝试,G100的专注于跟踪音频,ZV1专注于自动对焦模式。
我们还纳入了两款在vlog上很受欢迎的佳能相机:M50(具有可靠的自动对焦)和紧凑小巧的G7 X Mark III。
*在标准模式下。可以解除过热限制进行无限制的记录,但存在相机过热的风险。
综述
今年对vlogger来说着实有点意思,等一款vlog专用相机等了很久,突然就来了两款,还是连着一起来的。
有趣的是,尽管G100与ZV1都针对非常相似的用户,但松下采取了与完全不同的方法。松下的是无反可换镜头相机,其传感器几乎是索尼的两倍。松下有一个取景器和闪光灯,而索尼都省略了这两者。另外松下的画质和4K拍摄能力更强。当然,他们最明显的共同点是完全铰接的屏幕和更加精密复杂的录音系统。
神牛V350和松下S5M2的兼容性问题。
大家好,我是向往闪光灯人像的Fish。国庆期间,我购买了神牛V350闪光灯和神牛X2T引闪器,但这成为了我的噩梦。我原以为客服和松友们说这款闪光灯在松下S5M2上可以正常使用,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简单来说,使用闪光灯时会在照片底部出现亮带。这种情况会影响闪光灯的携带,所以我不想在照片下面留下亮带。经过几天与客服的沟通,他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只好告诉我他们会和技术联系,并在第一时间通知我。
虽然与客服的沟通比较无聊,但我最终还是得到了技术回复。我的测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使用V350闪光灯和松下S5M2机顶闪,另一部分是使用X2T引闪器和相机引闪V350闪光灯。我测试了高速同步功能是否开启、快门类型和快门速度。
以下是我的测试视频,包括三组测试条件。作为一个新手,我不确定哪些条件会影响闪光灯,所以我还测试了闪光灯的TTL功能和M档,相机的A档和S档,整个国庆假期都在研究。废话不多说,请看测试视频。
同时,您可以在5分13秒处直接查看测试结果。测试第一部分:V350机顶闪。在开启高速同步的情况下,使用机械快门:
·1快门速度为60,闪光正常;
·2快门速度为60,闪光出现亮带;
·3快门速度为1000,闪光正常。在关闭高速同步后,相机的电子前帘快门和机械快门(快门速度为60和最高200)均正常。
测试第二部分:X2T引闪V350开启高速同步。
·1使用机械快门:快门速度为60,闪光出现微弱亮带;快门速度为1000,闪光出现微弱亮带。
·2使用电子前帘快门:快门速度为60,闪光出现亮带;快门速度为1000,闪光出现亮带。在关闭高速同步后,相机的各档位(快门速度为60和最高250),电子前帘快门和机械快门均正常。
将上述测试结果汇总成表格后,我总结如下:在使用V350闪光灯和松下S5M2机顶闪时,无论使用何种快门速度,高速同步都能正常使用。但是,当使用电子前帘快门时,高速同步会在慢快门速度上出现亮带。根据本次测试,快门速度为1/60秒时不会出现亮带。然而,当快门速度超过1/320秒时,高速同步功能无法正常使用。无论采用哪种快门类型,快门速度的区别仅在于亮带的粗细。使用X2T引闪V350时,无论何种快门速度均无法正常使用。同样使用S5M2和V350的用户已经验证了这一点。
因此,这极有可能是神牛闪光灯与松下相机的兼容性问题。毕竟其他接口从未出现过这种问题。我询问了客服,他们告诉我这款闪光灯确实没有经过测试,只是接口匹配,但神牛的技术人员迟迟没有回应。我也没有办法,所以制作了本期视频。
目前,如果使用的是机顶闪光灯,纯机械快门的用户仍可以使用。然而,由于我想使用离机闪光灯,但目前这个功能完全无法使用,因此整个系统毫无用处。我不想退掉V350,因为我相信神牛会重视我的反馈。希望神牛尽快修复这个问题。我一直在跟进客服的进度,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兼容性问题得到解决之前,建议不要购买神牛系列的闪光灯(特指松下全画幅系列用户)。或者,可以在购买之前进行实际测试,以确保兼容性,否则可能会像我一样遇到问题。我的国庆假期就是因为这个问题而浪费的。
本期视频到此结束,如果视频对您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分享。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后续情况,请在本视频评论区或动态中查看。如果您感兴趣,请关注我的账号,谢谢。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佛系老司机
大家好鸭,我是佛系老司机。
我也是从摄影小白过来的,走了不少弯路。经常在问答区看到新手和我当年一样困惑纠结,于是开个帖子,梳理并分享一下我认为最重要的FAQ(常见问题),从需求出发,让你看清本质,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
用心敲字,值得收藏。
【注】本文针对的新手,是指真心想学习摄影知识的朋友,而非头脑发热跟风入坑的朋友(希望您看完本文成为前者)。本人水平有限,如有错漏恳请指正。所有主观结论来自本人真实心得体验,欢迎评论区分享不同意见。
答:没时间或没兴趣学习摄影知识,只想随手拍拍就出大片,优先考虑更加轻便的新款拍照手机。反之,对摄影有浓厚兴趣,希望系统学习摄影知识,可以优先考虑相机。
【说明】几年前我还在帖子里说,除非硬件层面突飞猛进,否则单靠AI,手机是不可能全面超过相机。因为小体积的手机,在空间、功率、散热方面的限制实在太多,无法实现高规格、长时间的稳定拍摄。而相机的体积相对够大(集成度也相当高),所以才能在专业性方向持续深挖下去。
但随着2022年一英寸“大底”(在相机领域只能算“垫底”)拍照手机的陆续出现,至少在“非专业”领域,手机与相机的画质已经非常接近。另外,手机厂商的智能算法不断优化升级(比如神经网络技术),以及光学技术大厂深度参与(如徕卡、蔡司、哈苏),个别高端手机在极限状态(比如弱光和逆光)下的画质表现也越来越好,甚至“直出”可以超过中低端相机。
这是索尼a7C在f1.8大光圈的情况下拍摄的,注意看顶棚边缘由近到远的景深模糊效果。
这是中兴手机Axon 30 Pro“人文”模式拍的,计算而成的虚化过渡效果非常自然,模拟景深毫无破绽。如果不是左下角的水印,我真很难分清它是相机还是手机拍的!
从画质这个“结果”上来看,手机和相机的差异经常难分高下。但我们不能忽视科技进步必然带来的弊端——它让摄影“过程”中的乐趣大打折扣。摄影可能不再是少数人的兴趣爱好,而成为让大众暂时获得快感减缓焦虑的“兴奋剂”,满足人们(当然也包括我)总是期待以最少时间成本和最低学习成本就成为“摄影大师”(实际上千篇一律)的幻想。
(这话说的,我自己都觉得扎心)
从拍摄“过程”来说,相机比手机带来更多拍摄乐趣,甚至越低端的相机乐趣越多。因为性能不佳、宽容度不够、各种这样那样的限制,会倒逼你对各个参数了解更深、反复尝试,迫使你创造性的主动思考。当你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拍出化腐朽为神奇的照片时,大脑会释放“内啡肽”,带来持久的成就感和愉悦。而用高智能高性能的手机或相机,随手咔嚓一下直出大片,这种快感来自大脑产生的是多巴胺,是短暂的,稍纵即逝(就像刷了2个小时短视频后依然觉得空虚)。
这可能也是胶片摄影逐渐复苏的原因之一吧。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用手机就不能学摄影了吗?当然可以,作为初学者,在不知道买什么相机前,完全可以先用手机学习摄影基础知识,随时随地拍。当你认认真真拍个几百上千张照片,自然就知道要不要买相机,以及买什么相机了。
答:如果你不是为了晒相机、当器材党或者将来拍商业项目,那么完全没必要。新手入门建议就买入门款机器。
【说明】相机是工具,关键要看适不适合自己,任何一台相机都具备拍出好照片的基本条件。
对于新手来说,全画幅就像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它有更高的宽容度,对你的错误很包容,甚至置之不理,让你以为这样做是对的。而残幅或低性能相机就严格许多:快门慢了就糊片考验你对光圈快门ISO的动态关系、光线不够就狂噪(噪点多)迫使你学会控制和利用光源、背景虚化不好看倒逼你掌握构图技巧(通过构图突出主体,而不是用虚化“蒙混过关”)、自动对焦总失焦让你练就眼疾手快令人哇塞的手动对焦神技……
其实现在新款入门级相机与几年前的产品相比性能已经强了许多,只是在极限状态下没有中高端机那么强大。画质差距也许明显,但也不至于因此影响照片的美誉度。尤其是发朋友圈时,画质再好,不也得经过微信的一番压缩调教。
我的第一台相机是2016年上市的松下M4/3无反相机GX85(入门机型),我用它在小区旁边的公园里拍出过获奖照片:
GX85直出JPG,在手机上用Snapseed后期,获什么值得买×图虫网“镜头里的春天”摄影大赛特等奖。
后来又买了索尼全画幅a7C到处旅拍,虽然画质更好,细节更清晰,但我的摄影水平并没有因为鸟枪换炮而有多大进步。不过,全画幅对于经常拍产品评测的我来说,更高的宽容度和对焦准确度可以减少拍摄失误,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M4/3画幅的核心优势在于缩小机身尺寸的同时,留出足够的空间容纳下防抖部件,然后通过超强防抖来降低安全快门的速度,从而弥补M4/3进光量偏小的不足。很多人嫌弃M4/3的自动对焦速度,其实只是视频的自动对焦慢,拍照对焦飞快。松下是电视影视行业的元老,而用惯了松下机器的专业摄像师大都用手动对焦,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松下也确实没什么必要在对焦技术上推倒重来。
16年上市至今的GX85依然非常值得推荐给预算不多的新手。
APS-C画幅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对全画幅的裁切”,其实它和M4/3都是同样的初心:缩小相机、镜头的体积和重量,在携带和拍摄时更加轻松。
所以,不要一看“残幅”、“进光量小”、“虚化弱”就觉得小底一无是处,“缺点”的另一面就是“优点”,而全画幅的“优势”也必定会让你付出相应的“代价”。我每次挂着a7C+28-200mm在户外暴走时,就会非常想念GX85的轻便。如果是街拍或出去遛弯,我多半要带GX85,或者直接用手机。
答:新手入门阶段,我认为“镜头”更重要。
【说明】新手要在开始学习前就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要拍什么题材。这个问题通常决定了你需要什么样的镜头而不是机身。
定好拍什么题材后,就要搞清楚这类题材一般是用什么焦段的镜头,然后针对这类题材把它吃透,再逐渐扩展到其他题材,学习相应的新知识,添加相应的焦段。
除非机身已经限制了你的成长,否则真没必要换机身。新手总会误以为,性能更好的机身,可以让自己拍得更好。可是你真的相信,只要买台很贵的相机,自己就可以秒变大师吗?
答:对于大部分人来说,50mm焦段最容易上手。
【说明】我自己就是从50mm开始的。五年前我开始系统性地学习摄影,买GX85送了25mmF1.7定焦镜头(等效全画幅50mm,当时仅售700多元)。50mm相当于单眼视野范围,看到即拍到,无须大脑对主体成像的大小进行评估转换(需要熟练的构图经验)。另外,它也不像广角镜头(比如24mm)那样包含太多背景信息,进一步降低构图难度。这两点使得新手很容易上手,出片率也更高,有助于建立信心。
50mm视角,有别于双眼正常视角,更容易拍出和肉眼看上去“不一样”的感觉。
此外,人像、静物、风景……50mm都可以胜任,甚至可以一支镜头玩到老。
我不知道多少人听从大师的“召唤”,第一只镜头买了35mm,然后总觉得和手机拍得差不多,从而对自己的摄影天分产生质疑。
答:优先考虑“定焦”镜头,也可以把“变焦”镜头当成定焦用。
【说明】变焦镜头通过牺牲一定画质、增加一定体积和重量来换取便利性。如果既要方便又要画质,那就得多掏不少钱。有些摄影大师一生只用几只轻巧的定焦镜头,当然,他们也许不是为了方便或画质,更多的是习惯,但也足矣说明定焦镜头的魅力。
对于新手来说,先通过定焦镜头训练观察力和构图是很好的方法,相当于给自己一个限定条件,减少干扰、集中精力。
我用松下这支廉价的等效全画幅50mm的镜头拍了很多照片,记录了南方老弄堂的一些传统生活影像,其中一些地方今天已经拆毁。
类似上图这种决定性瞬间抓拍,定焦镜头让你无需考虑焦距,以最快速度举起就拍。
构图并不一定在按下快门之前完全准备好。定焦镜头只能通过后期裁切重新构图,而变焦镜头,相当于在按下快门前先做一次裁切。当然,二者获得的照片的分辨率是完全不同的。
这张图的亮点是孩子与大人表情的明显区别,为了能让人更容易发现这个倒霉孩子,特意剪裁放大,并放置在画面正中心(左上角白框为原图尺寸)。
如果你仍然想图方便买变焦也没问题,可以给自己定个规矩:先连续用其中一个焦段拍它一千张,找到感觉后,再用其他焦段。不过这需要很强的克制力,我想大多数人拿到新买的变焦镜头,还是会抑制不住兴奋随心所欲吧。
答:光圈、自动对焦速度、最近对焦距离、MTF曲线图……这些对于新手来说都不重要!不重要!只要预算内、卡口匹配就行了。
【说明】机身好比大脑,负责处理和记录信息,而镜头是眼睛,它决定了视野是开阔还是局部放大(焦段),决定了进光量的多少(光圈),决定了被摄主体与其他元素的景深层次(光圈或焦段),决定了自动合焦的速度和准确性(对焦马达),还决定了被摄物体的微观细节(最近对焦距离或放大倍率)……
这些都是“构图”的要素,虽然“焦段”对构图的影响最大(属于“质变”),其他要素在学习阶段,并没那么重要(除非题材上有明确要求,比如微距题材需要更高放大倍率的微距镜头)。况且,现在市面上的入门级镜头的整体参数也都越来越好,国产镜头性价比也越来越高。
好的镜头,会将以上要素的范围做得更宽、精度做得更高,并且在极限状态下尽可能地降低画质损失,比如减少逆光导致的炫光(鬼影)、减轻或消除大光比场景下的色差(紫边)等等。但这些会影响你照片的优劣成败吗?假如你有想法,其实可以将这些缺点(比如暗角或畸形的光斑)看做一种艺术风格并加以利用。
总之,照片的最终画质取决于多种因素,遵循木桶原理:性能太弱的相机,无法发挥出好镜头的全部实力;劣质的镜头,也是对高性能相机的浪费。入门机型使用套头或与机身差不多价位的镜头即可。
答:没有必要,但如果预算够,推荐买一片CPL偏光滤镜。
【说明】CPL偏光滤镜可以有效消除树叶、玻璃、水面等反光,这种反光是后期无法彻底消除的。另外,CPL还有保护镜头镜片和适当减少进光量的作用,起到了UV和ND滤镜的部分作用。我现在无论是拍产品静物,还是风景,CPL滤镜基本始终挂在镜头前。
右边是CPL滤镜消除反光后的效果,注意看整体饱和度和叶子表面的反光。
总之,滤镜属于摄影的高阶玩法,不同类型、规格想要凑齐也是不小的开销,按需购买即可。另外,市场上品牌很多,品质差异很大,对效果影响较大,建议优先考虑大品牌。
我一直用国产“海大”品牌,相比那些国际大牌没便宜多少,但品质还不错。
另外,“方片”滤镜操作更复杂,更适合镜头多的专业摄影师,普通爱好者镜头不多,选购“圆形”的滤镜更方便。
答:如果拍摄题材是夜景、风景或鸟类等,需要稳定的固定机位拍摄,那必须用到三脚架。
【说明】新手千万别幻想买到既“便宜”又“轻便”还“特别稳”的传统三脚架,这是商家的“话术”。一般300~500元左右可买到轻便且比较稳定的入门级脚架(适合绝大多数新手),1000~2000元左右可买到整体品质很好的脚架了,更高价位是职业摄影师们互相PK的领域了。
在天台拍摄时,“中轴”可升高的脚架发挥了优势,但升高中轴又会影响稳定性。
有一种特殊的脚架确实能够同时满足“很轻便”且“特别稳”的要求——专业级桌面三脚架,缺点是高度非常低(腿短、低重心,所以才稳),我近期大部分夜景都是用它拍的。
专业级桌面三脚架非常轻巧稳定,而且不贵;大力夹的使用场景相对较小,新手不用着急买。
1、内紧式管脚的脚架。内紧式管脚的锁紧程度远不如传统的外紧式,虽然外观好看、利于收纳,但实际操作并没有“宣传片”里那么简单。因为新手缺少脚架使用经验,一拉一拧很可能不到位(没有完全锁紧),导致管脚松动倾倒。而且这种脚管一旦进沙子,无法自己拆卸清理或维修,只能返厂。
马小路XT-15内紧式脚管的关节部位
说白了,这种内紧式的脚架,是为老手偷懒而设计的,新手还是乖乖用传统外紧式吧,“偷懒”是老手的特权。
2、独脚架。这种脚架同样是给老手偷懒(提高效率)用的。比如车展上,你会发现很多摄影师喜欢用独脚架拍车模,它的特点是,在人群中可以快速使用(立竿见影);只有一条腿着地,无需担心绊到别人(影响自己)。它并不是为了慢门拍摄,主要是为了简单支撑一下相机偷偷懒(长时间地手持拍摄真的超累),同时也能很好地减少糊片的概率。相比传统三脚架来说,它非常容易倾倒,不能脱手使用。如果你打算把它当登山杖用,那我真替它的寿命捏把汗。总之,普通人基本用不上。
3、多功能脚架,比如可拆独脚架的三脚架。产品功能越多,越容易满足消费者的“贪欲”,但也意味着稳定性的下降和故障率的增加。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有利就有弊,抓牢自己的核心需求,“既要、又要、还要”的结果不是被忽悠,就是更焦虑。
在选购三脚架时,重点看脚架的承重等级,承重量除以设备总重量得到的数值,可以理解为脚架的安全系数(值越大越安全,还有其他安全系数,比如脚架最大高度除以最小占地面积)。注意,业内对脚架的承重并没有统一标准,厂家一般会给一个大致建议,你的设备不要超出或卡着上限就行了。
答:不必要,预算够可以买。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题材来选择。人像、静物(商品美食等)、微距(花草昆虫等)、创意类题材一般都需要闪光灯,甚至是多灯组。
【说明】摄影是“用光”的艺术,无论买不买闪光灯,无论拍什么题材,都要学习用光技巧。如果预算够,还是推荐购买闪光灯,有了闪光灯,就更容易制造和控制光线,有助于在家就能轻松学习用光技巧。
闪光灯大致可以分为通用型(手动设置参数)和TTL型(自动测光自动设置参数),前者几乎所有相机通用,后者的TTL功能只能用在适配机型上(非适配机型只能手动)。如果只有一台或一个品牌的相机,那么可以考虑买TTL。无论哪种,功率尽量买大的,不要嫌外观笨重,以免有些场景下起不到作用。
除了闪光灯,也可以考虑入一个拍视频用的LED摄影灯,拍照片时也能作为补光和照明使用。
我个人推荐买手动闪光灯,其实手动设置参数并不复杂,每次就两个基本参数:功率(越高越亮)和焦距(根据主体远近调整,一次拍摄只调一次)。
另外,如果你想玩点花样,比如通过墙面反射制造大光源的“柔光”(俗称跳闪),或通过一个或多个闪光灯组成明暗不一的组合光(俗称引闪),那么还是要用手动模式。更高级的闪光灯支持无线引闪功能,也是分通用和TTL两类的。
答:相机镜头都属于精密仪器,必须重视日常养护,新手千万别忽视。气吹、擦镜纸(布)、防潮箱(南方地区尤其重要)、摄影包都是必不可少的。
【说明】气吹一定一定不要用商家送的那种垃圾气吹!我有好几个,漏气是小事,硬塑料的气嘴都不牢固,很容易划伤镜片或传感器。强烈建议买软硅胶气嘴的气吹,不必太贵,但绝不能贪便宜。
擦镜纸能不用就别用,镜头上有点灰并不影响画质,传感器上有灰才需要及时清理。网上有卖一次性擦镜湿纸巾,自带镜片清洗液,非常方便,关键是避免你反复用一块擦镜布又不洗,导致越擦越脏,甚至划伤镜片。
特别注意,传感器进灰一定要小心清理,不要用口吹,不要用擦镜布,用棉签轻轻黏走灰尘即可。
南方地区镜头发霉是很常见的事,维修成本很高,严重的直接报废。所以南方的朋友强烈建议购买防潮箱。
防潮箱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电子防潮箱,除湿效率比较高,适合职业摄影师或团队频繁拿取和日常保管器材。另一种是密封箱+除湿盒,适合长期不用相机时使用。我自己是用食品保鲜密封箱+除湿盒,同样有效。
我的两居室防潮箱
摄影包的选择就太多了,抓住最重要的几点即可:
1、优先考虑实用性,不要只看外观。小声说:好看的大都不实用。
2、重点看整体防震措施和分区布局的灵活性。
3、单肩包方便但肩膀负重大,双肩包负担小但夏天背着很热。
4、南方地区或户外爱好者优先选择“防雨防霉”以及耐脏、抗菌面料的背包,我已经扔了两个容易发霉的相机包。
5、如果只买一个包,容量上一定要多留点余地,考虑一下将来是否装得下更多镜头、三脚架或无人机。我认为,两个小包,比一个大包实用性更强,我就是这样。
以上是“必备器材”的选购建议。存储卡一般商家都会送,我也就不多说了,无非就是容量大小和读写快慢而已。背带、贴纸、兔笼……这些东西不要花太多精力去折腾,你会发现都是浮云。新手还是要聚焦再聚焦,精简再精简,多拍多看好照片才是正途。
如果觉得照片还可以或觉得内容有点帮助,就请点个赞再走呗
我是佛系老司机,用车养车、摄影、数码方面感兴趣,欢迎关注我,理性消费不掉坑。
各位回见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作者:QS青衫
作为一介喜欢抛砖引玉的兼职摄影师,我最乐意做的事情就是在张大妈家普及一些针对入门摄影爱好者的选购经验,这些文章我不发摄影论坛不发朋友圈,却唯独爱上了张大妈家的氛围,原因无他,只因值得买家的众多小编们。
其实摄影这件事上真没那么复杂,有些事情本意是简单的,就像我去喝水一样,我为什么要去喝水?口渴了呗,而不是智能水杯提醒我要喝水了;同理也是啊,我要买灯,为什么?补个光呗,你要搞艺术创作?臣妾做不到啊,所以,本篇只是针对只需要补个光的用户,咱不谈艺术创作和用光创作,那些玩灯论坛有更专业的教程。
1、补光
2、自拍补个光
3、把女朋友、老婆拍黑了她会让我跪键盘的
就算你女朋友是斯嘉丽约翰逊拍这么黑也没法看啊
4、参见前三条
有爱自拍的女朋友老婆同事什么的值友们直接下拉到“四、如何选购适合自己的便携摄影灯具”,看第一段话就可以给她们一个小小惊喜的。
可是有人要和我争了,不是有内闪么,不是有反光板么?不是有PS么,不是有RAW么?单纯补光又不自然,应急的话有内闪也足够了,实在不行我后期还能拉曲线提亮啊。
咱来一一辩驳。
不是有内闪么?
恩,内闪是可以应急,可是那闪光指数和范围,在你真正需要它的时候,基本就成摆设了,还有你可以试试近距离拍摄的时候开个内闪来一张,我保证你女朋友你老婆会打死你的。
还有,全幅机器内闪呢?部分微单内闪呢?没有内闪你能怎么办。
不是有反光板么?
大部分时候你只是较为随意拍的吧,你是专业摄影师么,你是传说中会拍照的男朋友女朋友?你有助手么?你能保证每次拍摄的时候都在人像摄影黄金时段(早上9点之前,下午4点之后)么?恕我直言,大部分普通人拍不好照片就是因为拍摄时间多在9点之后4点之前,还经常顶个大太阳拍摄。
说个事,前段时间某旅游景区联合本地旅游论坛组织活动,去景区拍妹子,也不知道是主办方不懂摄影呢,还是去的人多是老法师(对喜欢拍荷花、打鸟、围殴模特又没什么技术的中老年摄影爱好者的别称),他们居然在10点30-15:00在景区顶个大太阳拍摄!据说后来模特看到照片都哭了,等第二次组织相同的活动都找不到愿意去的模特了。
不是有PS么?
PS不是万能的,就算是万能的,你也架不住数量上的调整。4年前我帮公司拍摄活动,有个小伙子自告奋勇拿起第二台相机拍摄,我当时心想你也好歹是个爱好者,照片拍的应该没什么问题,也就放心交给他了,结果照片发到我这里我差点哭出来,构图差也就算了,部分照片过曝的主要领导一点细节都没了,JPEG根本救不回来。
简单来说就两种:闪光的,和常亮的。
便携式常亮LED灯是这两年兴起的,以前常亮灯多是影片拍摄现场或是舞台现场的大型和巨型光源。
老友记拍摄片场。
便携的常亮LED灯一般长这样:
或者这样: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还有这样的:
甚至还有这样的:
常亮的特点很明显,易用方便,不需要用光基础都可以用,买个棒状的LED常亮灯还可以COS星球大战绝地武士,价格?也不高啦。但是缺陷也是明显的,功率不算太强,白天逆光神马的,或者离得太远,都会失去作用。
闪光的历史悠久,基本上和相机历史一样悠久,那时候的人们可没这么大光圈的镜头,F8那个年代都算的上大光圈了,拍照曝光几秒甚至十几秒都是常见的事,于是,聪明的人们造出了最早期的实用闪光灯,点燃镁丝产生亮光以及烟雾……
这种方法还是有危险性的,那个年代完全用生命诠释了摄影的真谛。所以后来闪光灯技术有了变革,改进了很多,原理一样,但是安全多了:
随后电子闪光灯也出现了,不需要化学反应也可以提供瞬间照明,那个年代是高压闪光灯,全世界都通用的单触点设计:
老款银燕闪光灯,我家的海鸥相机还有这个配件,灯头变焦只有三个档位:35 50 85,需要手动调整,闪光功率是固定的,需要配合不同ISO胶卷和拍摄距离来调整,恩,我不会告诉你胶卷上直闪和数码单反上直闪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现在的闪光灯是这样:
还有这样的:
它的优点也明显,闪光指数高,可以大太阳下给你的黑黝黝的脸补个光,缺点嘛,需要你具备一定使用灯的技能,虽然说现在自动曝光的TTL闪光灯很多,但是,我能说,很多时候自动TTL就是个渣么?需要你自己调整闪光曝光补偿,还有,原厂灯价格偏高。
1、喜欢自拍的妹子,可以选择手机LED环形补光灯,因为它自拍形成的眼神光很好看,比如这样:
这样:
当然实际效果受制于小灯的功率,没这么夸张,但是在没有自然光线或者光线很差的场合,配合美图秀秀。
手机补光_淘宝搜索
别选择价格十几块的廉价货就好。
2、懒人,又嫌麻烦,玩的又是微单相机,能保证不会经常大太阳下拍老婆、女朋友、家人的,或者只是室内拍拍孩子的,尤其是几个月的婴儿或者开箱照啊,静物什么的,预算不是太高的,那么买个LED常亮灯最适合不过了,停电还能当应急电源用。
普通造型的LED常亮灯比较适合拍静物,可是造型真的好丑,亮度主要看LED灯泡数量,最好是那种可调色温的型号,能自带个柔光板最好,不建议买曼富图的LED摄影灯,除了挂个曼富图品牌,性价比极低。当然你不差钱我也没话可说啦。
永诺LED_淘宝搜索神牛 LED308C_淘宝搜索
棒状LED摄影灯,又称冰灯,颜值高一些,而且,由于它的造型特征,导致横起来光会软一些,竖起来光变硬了,软硬兼得,商场想拍张照片拿出来保安也不觉得奇怪,你捧起你的小微单,咔擦一张,给女朋友或者老婆、孩子拍一张发朋友圈。
利帅516as_淘宝搜索优洋led应急灯_淘宝搜索
其实这个应急灯替代也不错,价格还便宜
3、想进阶的爱好者们
资金充裕买原厂灯,600EX和SB910等着你,自动TTL(自动闪光控制功率),高速同步(意思是大太阳地下快门可以超过1/160或者1/200,机顶普通闪光灯快门超过1/160或者1/200就没法闪光了,你理解成我熟读了闪光灯说明书后开启这个高速同步功能就可以用较大的光圈在大逆光下补光)一应俱全,做工良好,输出稳定,该有的都有了。只是记得补光的时候把反光板拉出来,能对着墙面天花板跳闪就跳闪(灯头对着白色天花板和墙面输出算是跳闪),对一岁以内的孩子千万别直接闪。
跳闪示意图
佳能(Canon) 600EX-RT 专业闪光灯尼康(Nikon) SB-910 闪光灯索尼(SONY)HVL-F60M 微单专用闪光灯 适用于索尼微单相机 a6000 a7等...
佳能不建议淘宝上买580EX2,因为基本上较低价格的都是假灯!没有高速同步的假灯!430EX2我也不建议,因为我用过这个型号,没有扩散板,指数太低,逆光下高速同步补光基本无用,是个渣渣,至于90EX,270ex,它们附带的主控功能对你来说也是无用,因为闪光用光玩起来比相机镜头还费钱!
尼康家的除了910外SB700也是闪光指数偏低,所以也不建议购买,本来这个价位还有个德国美兹副厂,我用过他家的产品,性能不输原厂,价格便宜很多,可是在国产品牌努力下,这个牌子的灯,越发小众了,不过要是你担心国产品牌稳定性,可以考虑下,佳能尼康宾得索尼口都有:
美兹(METZ) 52AF-1 闪光灯 (尼康口)
预算不多,又想要性能,国产牌子一大把,问题在于个别产品虚标指数,做工不严谨,输出不稳定、品控看人品等问题,首推沃龙,其次是永诺、品色、爱图仕等等等一大堆牌子……
需要大太阳下补光的,首推沃龙SP700:
沃龙(oloong)SP-700 佳能相机专用E-TTL II高速同步闪光灯 旗舰版 GN60...
功能一应俱全,就是做工契合度差了点,但是要比永诺做工品控要强,有尼康版。
其次永诺568EX2,佳能尼康版本都有,568EX2价格跌的感人,我对其品控更不放心了,虽然我此前的永诺560三个灯用了4年没坏,但是我一个朋友,这个灯买回来没几天电池舱盖就掉了,而实际使用中掉舱盖的不在少数,淘宝甚至有买这个型号舱盖的卖家,至于现在有没有改进,就不得而知了:
永诺568exii_淘宝搜索
品色有款佳能口的灯价格更感人,但是这个价位,品控什么的,真的不可预料了:
品色X650C佳能闪光灯5D3/2 1D 600D 40D单反相机高速同步补光灯...
至于其他品牌,带高速同步,大闪光指数(58以上),什么斯丹德、捷宝、品色、神牛,估计也就神牛好一些了,神牛和永诺其实同源。品控是个大问题,但是好在便宜。
不需要大太阳底下补光不支持高速同步,只想要个能自动调整输出功率的闪光灯?
永诺产品线貌似已经没有这类产品了,它家只有全手动灯和闪光指数不一样的高速同步灯,而沃龙只有SP660二代(尼康、佳能)SP690(索尼),其他家的灯就更不用说了。
只想要个能闪的灯?
永诺闪光灯560三代_淘宝搜索
普通人并不推荐这个灯,因为太麻烦了,逆光补光很头疼,你用过几次就想扔了,除非你进阶了,因为我所说的基本属于机顶灯的简易用法,没有离机闪,没有柔光设备……
另外,永诺460就不要碰了,这种灯应该淘汰了。
电池就两种选择,三洋哦不松下爱乐普(爱老婆)、国产倍力特(爱老公),具体可参考“电池老王”麦克阿摄值友的电池评测
目前灯光设备合个影:
曾经用过的原厂430EX2:
也有早期的美兹:
借用过600EX拍婚礼:
就我个人使用经验来说,国产顶级热靴闪光灯,能应付绝大部分普通人的拍摄场景了,毕竟你只是需要补个光而已,原厂灯,一个是玩不出来花样的,就算是我的南京朋友,每个月兼职摄影收入6K以上,他买了第二个原厂600ex后也迅速叛变,毕竟外拍灯市场中,组建一套原厂热靴灯系统价格是很昂贵的,高端上有爱因斯坦轻便外拍灯,往下探有神牛AD360这种神灯,也就是曾经的J灯,集热靴灯的轻便与外拍灯的高闪光指数于一身,是布光摄影师的新宠。
我这套灯没多少成本,现在纯粹留着拍布光静物,至于永诺560第三代和沃龙sp700(右边两个灯),也就是婚礼上发挥下余热,神牛360才是最终归宿。
至于这套灯结合柔光设备拍的静物,我找了几张:
祝各位用灯用的愉快。
维修师傅服务态度很好,快速的解决了问题,维修速度很快很专业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师傅上门来给我检查了,告诉我了是什么原因,什么问题,然后我就让他修了,修理的很好,价格收费什么的也很合理
师傅服务态度很好,按约定好的时间很准时到了,维修很专业,一会儿功夫就给修好了,现在终于可以正常运作了
师父上门维修特别快,很仔细很认真,工作态度端正,而且其他问题也能帮忙处理没有收其他费用很满意
预约了师傅马上来上门来了,费用还是可以接受的,师傅态度做事不错
有专业的技术的人员,都拥有专业的培训,服务质量好,态度满意,价格合理
收费合理,师傅上门准时。态度挺好
找了师傅上门,检查后说是线路故障了,换了一下,半个小时就修好了,很专业
下单后师傅很快就联系我了,跟师傅电话聊好价格就上门了,换了显示面板、目前没有再继续乱响。
已修好,师傅服务周到,态度很好